古代假发

现在假发已经很流行了,那么古代有没有假发呢,古代假发是怎么样的呢,要知道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有关古代假发知识吧.

古代假发

汉代妇女的发式,主要有两种:髻与鬟。

髻是将长发上挽成结状至头顶或脑后;鬟是将长发盘成环状绕至头顶。或髻或鬟,如果头发稀少,就梳理不成这两种发式,而需要取用他人的头发来加以装衬,如同现今使用的假发,古人称为髢。

至迟在周代,已经出现髢。《诗经·鄘风·君子偕老》有“鬒发如云,不屑髢也。”诗句,是指卫宣公的妻子宣姜,有一头如云般的稠密黑发,原来是假发呀!卫宣公(公元前719~前700年)执政,正值东周初期。

妇女作为装衬的假发,有3种做法:副、编、次。副是最为华贵的做法,编好假发的发还要加插6支玉簪,玉簪顶端另有装饰物。走动时,这些装饰物随步摇摆,以增光彩,即所谓“副笄六珈”(见《诗经·君子偕老》),属于王后的假发发式。编是将假发套在真发之上,几乎看不出有一点做假。次是将真发和假发编在一起,通常装衬在两鬓。据《周礼·天官·追师》记,王后在不同场合活动,要采用不同的假发发式,如随王祭祀,用副;采桑劳动,用编;谒见君王,用次。这些工作,要由专为王后服务的追师负责。

假发成为一种秀丽华美的化妆物,争艳必备,竟也有因此而酿成悲剧的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记,卫庄公(公元前758~前735年)有次在戎州登城,在城上见到当地一位已氏妻子的长发秀美,便想方设法派人去偷剪已氏妻子的长发,送给自己妻子吕姜做成假发,从此对方结下仇恨。结果,卫庄公被已氏杀害,报了“剪发”之仇。

1972年,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墓主(女性)头上发现了假发,梳理成髻。髻上插了3支梳形笄。质地分别为玳瑁、角和竹质。发的上半部呈黑黄色,是真发;下半部则为编成的黑色假发。此外,在一件漆奁中还存放了一盘假发,当是生前备用。据医学专家检验,发现真发和假发的血型,前者为A型,后者为AB型,证实,墓主轪侯夫人的假发采用了别人的长发。

至于假发的来源,一是由贫贱妇女出售自己的头发,一是剪取于刑者。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记下东晋陶侃的母亲,就卖过自己的长发:

陶公(侃)少有大志,家酷贫。……

……(母)湛氏头发垂地,(曾)下为二。

髲,是髢的另一别称。古时,假发也同称髲髢。陶侃的母亲为儿子办事筹钱,剪下自己长发,分成两份(二髲)出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