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唐五代时期发式

隋唐五代时期在历代妇女的发型中,唐代妇女的发髻式样最为新奇,既有对前代的传承,又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刻意创新。唐代妇女发型式样之丰富和变化之迅速亦是前所未有的。 大致而言,隋代的发型式样比较简单,变化亦不多,一般为平顶式,将头发层层堆上,如帽子状。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型的,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,已有高 耸的趋势,大多成云朵型。到太宗时,发髻渐高,形式也日益丰富。唐高祖时,宫中流行半翻髻、反绾髻、乐游髻。唐玄宗时,宫中则有双环望仙髻、回鹘髻、愁来 髻等发髻式样。贞元年间,又创造出归顺髻、闹扫妆髻等式样。至五代时期,妇女的发型又开始回归简约,高髻为主要的发式。唐代妇女的发型主要分为三大类,即髻、鬟、鬓。 发髻在唐代已经发展至顶峰,出现了极为丰富而精美的发髻式样。在这里,只简单介绍一下花髻这种新奇而美艳的发髻。花髻,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将各种鲜花插于发髻之上作为头饰的发髻式样。李白的《宫中行乐词》即有“山花插宝髻”之句。唐代人重视、喜爱牡丹,认为牡丹是象征 着富贵的花,是花中之王。贵族妇女喜欢用牡丹花作为簪插到发髻之上,借以显示其妖娆和华丽的姿态。唐代画家周昉的名画《簪花仕女图》所描绘的即是这种发髻 式样。在周昉的画作中,仕女的发髻很高,乌黑光亮。发髻上簪之以艳丽的牡丹花,更显得仕女的妖娆多姿。除了牡丹花之外,还可插以各种小花作为装饰。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了一幅《弈棋仕女图》,弈棋贵妇头束高髻,簪花耀顶。她所簪之花即为一种小花。小花配上高髻,显得整个发髻玲珑有致,别有一番妩媚之态。

隋唐五代时期发式